怎樣說一個打動人心、啟發思考、促成行動的商業簡報故事?
「商業故事簡報學」系列,想通過三大元素 - 「問題思路」、「範例拆解」與「PPT 模板」,循序漸進帶大家感受製作商業簡報的趣味 - 從確定心中想問的關鍵問題、擬定與驗證初步假說、提煉信息與視覺化呈現,每個步驟盡量不漏,就貝蒂目前所懂,分享給你們。
問題思路
面對問題,理解發問者背後意圖,並拆解子議題
範例拆解
觀摩全球頂尖管顧公司的示範,借鑑優點,並思考優化空間
PPT 模板
提煉可借鑑的模板,供大家快速微調並用於回答本質近似的問題
本篇將通過 BCG 2020 5 月發布的疫情觀點報告 BCG COVID-19 BCG Perspectives,跟大家分享貝蒂製作商業故事簡報的思路,同時附上PPT 模板,供大家看完即用。
範例練習 02: 若你想通過商業簡報,回答以下問題…
貝蒂將帶你從頭到尾跑過一趟思路流程,
同時文末也附上可編輯的 PPT 模板,讓你隨學隨用。
遇到大哉問時,貝蒂喜歡拆解,因此,我們可以想想看,當對方問出這個問題時,發問的真正意圖是甚麼? 往下可以拆解的子議題有哪些? 我們現在就來一起來細化試試:
跨產業比較
- 哪些產業的公司,在疫情衝擊期間,平均來說,營運表現相對好? 哪些相對差?
- 不同產業,公司運營表現的分布狀況? 例如: 哪些產業,產業內公司的運營表現都差不多好/不好、哪些則有很明顯懸殊的差異?
產業內比較
- 同一產業內,這麼多公司,彼此的運營表現差距如何?
拆解問題的兩個小技巧
想想看能否「分類」?
將「全球公司」根據「產業」分類,才不會一瞬間排出無數家公司,讓人無從下手,而且相同產,例如: 拆成「醫療」、「零售」、「金融」等等。
想想看能否「量化」?
事物量化後,比較容易比較,以「公司運營表現」來說,有許多指標可以看,像是營收、毛利、股東獲利回報等。
商業簡報故事學 | 擬定初步假說: 針對這個問題,你會設定怎樣的假說呢?
雖然前面幾篇文章提到,盡可能通過 common sense 或者快速的谷歌搜索來猜答案。
但有的時候真的就是毫無頭緒…猜起來感覺穩錯,很不舒服。
這時,貝蒂多半會選擇把假說敘述「部分留白」,或者隨意寫下一些候選答案,例如: 對應今天的主題,可能的假說敘述是:「橫向比較不同產業公司的運營表現 ___(候選指標: 營收、毛利、股東獲利回報)],發現__, __ 跟 __ 類公司疫情期間運營表現相對好,可能的原因是__ (產業對於「接觸」的需求較低、公司用於應變的資源充裕/速度快等)」
大概拚完一個填空型的假說敘述後,可以明顯看出下一步的重點,應該擺在可以更好協助我們發展/驗證假說的 「指標」 上,如此一來,看過更多事實數據後,更能做判斷。
商業簡報故事學 | 信息提煉與視覺呈現: 往下看之前,請你想想看兩個問題
假設最後你決定主要使用以下幾個指標來量化與比較:
- 為了量化每間公司的「營運表現」: 看每間公司的「股東回報率」(share-holder return) 數據
- 為了比較不同產業內所有公司「營運表現的分布 (e.g. 集中還是分散)」: 將每個產業的公司,根據「股東回報」數據,分成三大組 - 「前10% 組」、「後10% 組」以及「介於之間組」
找資料小撇步
- 全球企業股東回報數據: 可看 S&P Capital IQ 數據庫,取樣部分公司即可,不需要真的拉出全世界所有公司的股東回報數據
- 全球產業分類: 可看 GICS 的定義
你想繪製出怎樣的圖表?
- 給自己 1 分鐘的時間,拿出紙筆,簡單畫下可能的圖表樣式
- 不確定的資訊都先寫 xx 即可,只要註明還缺漏的資訊是甚麼? 以及下一步的行動?
你已經花1分鐘簡單動腦想跟動手畫了嗎?
如果有,我們準備欣賞巨人的示範
商業簡報故事學 | 巨人示範 BBCG COVID-19 BCG Perspectives (May 2020)
核心議題
疫情對於全球公司的衝擊?
關鍵訊息
全球多數公司的運營表現,都受到負面衝擊 – 然而產業內有些公司卻變得更加強壯
商業簡報故事學 | 事實數據佐證與訊息提煉
喜歡
調整
商業簡報故事學 | 視覺化技巧
喜歡: 運用「位置高低」進行比較、通過「紅綠燈三色象徵」讓人一眼 get 資訊
運用「位置高低」做比較
圖上雖然沒有秀出「盒子」,但其實這張圖的原型是盒狀圖 (Box plot),覺得用盒狀圖 (Box plot) 呈現挺聰明,可以清晰地通過「一張圖」看到「跨產業」與「同產業內不同公司」運營表現的絕對數值與分布 (集中 vs. 分散) 的比較。
直向比較
- 產業內前段班與後段班選手的實力 – 反映在一根 bar 上綠色高球與紅色低球之間的距離
橫向比較
- 不同產業的公司他們最優秀與最弱的選手的差距 - 反映在綠色高球與紅色低球的位置,當然不同產業之間的商業模式本質不同,這個比較可能相對沒有意義
- 整體平均素質 – 反映在灰色 bar 的長短
運用「紅綠燈顏色」做強調
挪用多數人通過紅綠燈養成的視覺慣性,讓觀者可以更直覺地解讀圖表資訊
- 將象徵正向指標的「綠色」連結到「top 10%」
- 將象徵值得注意的「黃色」(結合灰色直槓) 連結到「介於中間/值得注意組」
- 象徵負向指標的「紅色」與「bottom 10%」
挑戰與建議的調整: 底色凸顯分類
運用不同「底色」凸顯三大分類
根據股東報酬率,進行第二層分類時,已經將公司定位成「健康 (healthy)、壓力 (pressured)、脆弱 (vulnerable)」三大類。
目前的版本主要通過文字標示,但因為這個分類算是屬一屬二重要的資訊,如果是我,會考慮在三大分類的數值下,墊出不同底色,讓人一眼看出「喔綠色底色的是『健康』的產業」「啊這個紅色底色的是較為『脆弱』的產業」 。(但也有人會說這樣板面太花花綠綠,所以見仁見智)
商業簡報故事學 | 延伸應用: 相似視覺元素,如何延伸應用到其他問題情境
例如,原圖中
- 「單位」是「產業」,所需要的數值,包含同個產業下的所有公司
- 「特定數值」是「股東回報率」
- 「分布狀況」,例如: 標出最大值/最小值/中位數
為何用「分布」而非「平均」來做比較?
有時,選擇看分布,而非平均,因為看分布還能看出單位的穩定性,例如: 有兩個業務員,它們過去一個月的平均業績相同,但當你改看「分布」時 – 可能會發現一個業務員的最高跟最低業績差距超大,另一個相對小,這時,你更能意識到他們銷售風格的差異 - 一個走大起大落路線,一個則相對穩定。
比較「業務員們」(單位) 過去一個月的業績 (特定數值) ?
比較「員工們」(單位) 參與過去10 (X軸) 場活動的出席率 (特定數值) ?
比較「產品線 - 包含 1+ 種產品」(單位) 過去一年的銷售額 (特定數值) ?
PPT 模板下載: 適用於想回答以下問題的你
貝蒂提煉出視覺元素的模板,都是PPT 檔案,你可以根據你想回答的問題 (對照相關的例子),下載符合你需求的視覺元素自由組合運用!
問題 | 不同 YY (例如: 公司、產業、產品線) 在 ZZ (通常是指標) 的分布差異?
例如 : 因為疫情,不同產業的營運狀況受影響的程度有何差別?
視覺元素 | 運用紅綠燈三色象徵,標示盒狀圖 (Boxplot) 最大/小值與中位數?
推薦相關文章
同一系列 >> 商業簡報故事學 | 看疫情學簡報
其他商腦筋系列 >>
歡迎社群分享! 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,禁止修改上述內文,禁止商業使用,須註明來自貝蒂故事星作者貝蒂及附上原文連結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