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重點 – BCG 矩陣 (The Growth Share Matrix)
是甚麼?
矩陣的兩軸分別是企業的市佔率(代表企業競爭力)和該市場的增長率(代表市場吸引力),BCG 矩陣有四個象限,並分別將業務分成搖錢乳牛 (Cash Cow)、狗 (Dog)、問號 (Question Mark) 或明日之星 (Star)。
啥時用?
當初,是為了幫大型跨國企業管理旗下雜七雜八的品牌與產品線。
通過「定位」不同品牌、產品線的競爭優勢,企業能夠進一步「規劃」未來的策略方向 ,例如: 是要加碼投資? 要守成? 還是要賣掉?
看趨勢?
BCG 矩陣是甚麼?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個笑得很燦爛的大叔 – 他的叫作 Bruce Henderson,既是 BCG 創辦人,也是BCG 矩陣的發明者,黑板上畫的就是傳說中的BCG矩陣。
BCG 矩陣有兩個軸
通過這兩個軸,BCG矩陣將品牌產品分成四種不同物種,不同物種對應不同應對方法
策略經典 - BCG 矩陣能幹嘛? 怎麼用?
BCG 矩陣是一個思考工具,幫助企業決定如何分配有限資源
畢竟所有物種 (狗、明日之星、搖錢乳牛、問號) 都需要時間金錢培養,但一間公司就只有這麼多錢跟人,到底該怎麼分配資源,才是最明智的選擇?
面對 BCG 矩陣中的四類物種,我們該怎麼做,才能平衡現金流的消耗與成長,健康增長。
面對「狗」,建議撤資 (Divest)
企業市場份額小,且市場低增長,沒啥前景 >> 撤資 (Divest) ,應該想辦法擺脫掉 (收掉或者賣掉)
面對「明日之星」,建議持續發展 (Hold)
企業市場份額大,市場高增長, 極具潛力 >> 建立 (Hold) ,建議持續加大發展
面對「搖錢乳牛」,建議收割收成 (Harvest)
企業市場份額大,但市場低增長;雖然市場不大好,但我們在這過得很好 >> 收割守成(Harvest) ,保命保本
面對「問號」,建議好好思考,要衝 (Build) 還是棄 (Leave)
企業市場份額小,但市場高增長;雖然我們還小,但市場前景很好 >>好好思考要衝 (Build)還是要棄 (Leave)
企業通常如何移動於 BCG 矩陣?
先養出一頭「搖錢乳牛」
再通過「搖錢乳牛」的乳汁 (現金) 餵養「明日之星」與有潛力的「問號」
如果光乳汁還餵不飽,也可以考慮把「狗」賣掉,換取更充沛的現金流
總之,必須設法在現金流的產生 (擠牛乳) 與消耗 (摘星、養問號) 間取得平衡!
管理策略經典大補帖系列
本系列梳理的幾款經典策略理論,最初都是由管理策略顧問公司 BCG 提出,其實許多理論最初發想的時空背景,跟現代社會已截然不同,但不知為何,每次溫習時,還是會被前人的腦洞大開給深深啟發: 「居然可以搞出一個框架這樣分類 ooxx 啊」、「雖然有點過度簡化,但確實有助於思考根討論耶」、「所以這個架構,現在到底還有哪些適用? 哪些不適用呢?」,因此整理之餘,也想把這些基本介紹分享給大家,希望對你有幫助!
這篇文章想幫助你回答以下問題...
- 甚麼是經驗曲線 (experience curve)
- 經驗曲線 vs. 規模效應 (scale effect)
- 經驗曲線的昨天與今天
- 經驗曲線可以怎麼應用?
歡迎社群分享! 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,禁止修改上述內文,禁止商業使用
須註明來自貝蒂故事星作者貝蒂及附上原文連結
0 comments